四川泥瓦邦建材有限公司
中国西部瓷都黄土工业开发区
石先生
13154980777(同微)
240852646@qq.com
牌楼,与牌坊类似,中国传统建筑之一。最早见于周朝,最初用于旌表节孝的纪念物,后来在园林、寺观、宫苑、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,北京是中国牌楼最多的城市。
牌楼常常出现在重要建筑物前面或者街道路口,作为一种标志性的“前奏”,譬如在最辉煌的皇家园林颐和园,大门前的牌楼远设在几百米之外,俨然“未成曲调先有情”。
旧时牌楼主要有木、石、木石、砖木、琉璃几种,多设于要道口。现在,牌楼已是充满中国气派的建筑。众所周知,全世界很多国家的大都市的华人聚居地都有“唐人街”,“唐人街”的重要标志,就是牌楼。牌楼也曾作为多届世博会中国馆的门面建筑,吸引了世人的视线。
其实牌坊与牌楼是有显著区别的,牌坊没有“楼”的构造,即没有斗拱和屋顶,而牌楼有屋顶,它有更大的烘托气氛。但是由于它们都是我国古代用于表彰、纪念、装饰、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,而且又多建于宫苑、寺观、陵墓、祠堂、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,再加上长期以来老百姓对“坊”、“楼”的概念不清,所以到最后两者成为一个互通的称谓了。
从结构上分,中国的牌楼可分为六类:
第一类是木牌楼。这类牌楼数最多,基础以下(地下部分)用柏木桩(现代用水泥浇铸),称地丁。基础以上各根柱子的下部用"夹杆石"包住,外面再束以铁箍。如果是不出头式,则柱子的顶端以"灯笼榫"直达檐楼的正心行(檩)鰕,与檐楼斗拱连接,上下一气。所以柱上不另有坐斗,拱翘等都插入榫内。街巷木牌楼顶部出檐甚短,做成悬山或庑殿式。每根柱端耸出脊外,柱顶覆以云罐(也叫毗卢帽)以防风雨侵木柱。楼顶所用之瓦,亦因其作用和地点不同而相异。内廷各坊之顶用各色琉璃瓦,街巷诸坊多用黑色布瓦。
第二类是琉璃牌楼。这类牌楼多用于佛寺建筑群内。壁上的柱、枋、雀替、花板、揩柱、龙凤板、明楼、次楼、夹楼、边楼等均与木坊相似。所不同的是,这种坊用黄、绿二色琉璃砖嵌砌壁面,远远望去威严壮观。
第三类是石牌楼。这类牌楼以景园、街道、陵墓前为多。从结构上看繁简不一,有的极简单,只有一间二柱,无明楼。复杂的有五间六柱十一楼者。由于本身的结构特点,有的虽为三间四柱式,却只有花板而无明楼。石坊的明楼比较复杂,浮雕镂刻亦极有特色。如果石质坚细,不仅浮雕生动,而且其精细的图案历经数百年也不泯没。
第四类是水泥牌楼。这是近代建筑技术的产物,其数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增多,但大多数是用于古牌楼的搬迁和加固工程。
第五类是彩牌楼。这是一种临时性的装饰物,多用于大会、庙市、集市的入口处,会期一过即拆除。一般用杉杆、竹竿、木板搭成。顶部安装五彩电灯泡,一眼望去,色彩缤纷。
第六类是铜制牌坊,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设计创建中国第一座铜牌坊,高6.1米、宽7米,重近百吨,牌坊雕有莲花等图案,在普陀山进香古道妙庄严路入口处,琉璃的翘角,精致的铜艺,栩栩如生的龙狮、仙鹤雕刻。该铜牌坊的落成,不仅为普陀山风景区又增添了一个精品景点,还掀开了佛国千年古香道妙庄严路重修工程的序幕。铜制不易损坏,更具视觉效果,也有益于传世保存。
梁思成说,牌楼和城门、街坊,构成了北京城古老街道独特的景观,这与西方都市中的雕塑、凯旋门和方尖碑等有同样的效果,是街市中美丽的点缀物与标志物。北京的牌楼跟巴黎的凯旋门一样,它们都是最好的历史广告牌,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,在这巍峨的门洞上得到了长久的纪念。